手机站

荆南雄镇石雕牌坊是汉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5 阅读:1704
牌坊系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明熹宗皇帝为表彰土司王覃鼎率土家军队为朝廷征战立下显赫战功而赐予的。有证可查的是:明朝天启年间,覃鼎率兵先后奉命征讨重庆地区的樊龙、樊虎、奢崇明、奢社辉,皆胜利而归。明熹宗朱由校因此颁布皇令两道:敕建平西将军“帅府”,兴建功德牌坊一座,并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覃鼎因此成了唐崖土司的一代天骄。在他的统治时期,唐崖土司达到了鼎盛阶段。“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雍容华贵,与覃鼎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石牌坊是全石仿木结构,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翘角。明朝天启年间,土王覃鼎奉调出征,功勋卓著。朝廷赐建的功德牌坊,正面书“荆南雄镇”,背面书“楚蜀屏翰”,正反面还有“土王巡游”、“渔樵耕读”、“云吞雨雾”、“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大门上两角有象鼻对峙,两侧基石柱各有撑鼓,石柱两侧配有石狮,典雅庄重,古朴壮观,至今保存完好。有关专家认为,在整个武陵土家地区所存石牌坊中,此牌坊堪称第一,置于全国所有明代石坊中,也毫不逊色。 石牌坊是土司城的屏障,矗立在唐崖土司城中央,前为街道,后为衙院,颇为雄伟壮观,是现今土司城遗址中的文物精华。牌坊为全石结构,一斗三开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翘角,三门四柱,通高1.15米,通宽8.4米,柱粗2500厘米。前后均以高2.5米、宽0.7米、厚0.25米的鼓石护撑,门前立石狮一对。中门宽2.9米、高5米。侧门宽1.7米,高3.5米。上以整石为枋,凿榫为柱相接。枋间以厚15厘米的薄石镶嵌,其上雕有人物、书画、文字、龙凤。中门坊额下以象鼻装饰,布局别致。临街一面阴刻“荆南雄镇”四个苍劲醒目大字和“钦差总督四川兼湖广荆岳郧襄陕汉中等府军务策授总粮饷巡抚四川等处四方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乃佥郡御使使朱燮元为”等小字。临后衙一面阴刻“楚蜀屏翰”四个苍劲醒目大字和“湖广唐崖司征西蜀升都司佥事兼宣抚司宣抚使覃鼎立天启四年正月吉旦”等小字。大字上下坊与侧门坊客面浮雕神话故事人物图案,计有“土王出巡”、“麒麟奔天”、“哪吒闹海”、“舜耕南山”、“渔樵耕读”、“云龙吞雾”等。 据史料记载,此牌楼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嘉靖皇帝赐书给土司覃鼎的皇令,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由于整个牌楼的门、柱、坊额和飞檐全系石头结构,加之方形素面,从楼基到楼顶收方自然,坚固协调。传说当初石牌楼怎么也立不起来,正在工匠们无可奈何之时,来了一个讨饭的乞丐,立牌楼的人就给了他一碗饭。但乞丐并没有马上吃饭,而是将筷子插在饭碗中间。工匠们受到了启发,逐采用“堆土法”(即在石柱两旁堆土)将牌楼立起。
  这座石头结构的牌楼,即体现了中原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又保留了土家族文化的特色,是土家族、汉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