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十三陵之——石雕牌坊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5 阅读:5231
明十三陵坐落于昌平北部的山前,周围一圈,群山环抱,内有诸多小山。门口有两座山,如青龙白虎为皇家看守大门。陵区内过去河流纵横。这里山川形胜,名堂开阔,藏风聚气,风水极佳。故明成祖朱棣钦定皇陵于此,从此后陆续埋葬明朝十三位皇帝。成祖长陵居中间,子孙陵寝分列两边,犹如一把龙椅,又似天然庭院。陵寝分布从东往西依次是:“德永景长献,庆裕茂泰康,定昭思”。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的陵区之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陵不但有十三位皇帝的陵寝,还有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等附属设施。好多都保存完好。今天介绍的就是从石牌坊到龙凤门的这段神路。
石牌坊是十三陵最南端的建筑,看到石牌坊就到十三陵了。该石牌坊修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五门六柱十一楼,高14米,宽28.86米,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石牌坊。
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皇帝祭陵必经之地,门前两侧立有下马碑,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大红门有三个门洞,周围连接80里的围墙。过去门内常年驻扎有数千军队,以保卫皇陵。
碑楼内有巨大的赑屃驮石碑,该碑为长陵的神功圣德碑,该碑立于宣德十年,(1435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宣宗时给立起来的,正面为明仁宗为其父亲撰写的3000字碑文,记录了朱棣皇帝的丰功伟绩。背面有清乾隆皇帝撰写的《哀明陵三十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皇帝论述明朝灭亡的原因。
八百米长的石像生后面就是龙凤门,又称棂星门,此处乃“天门”之意,迈过此门,阴阳两隔。棂星门为三道,中间有短墙相连。有六根门柱形似华表,中间有石雕火焰珠。故又称其为火焰牌坊。
这是一条神奇的路,充分展现皇家陵寝的气派威严,充分体现古代石雕艺术的精髓。穿越这条神路,回眸历史,仿佛穿越时空。这条神路路默默的守卫皇陵500年。感叹昔日皇家禁地,今朝旅游盛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