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胡文光刺史牌坊的主要结构以及特点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5 阅读:605

胡文光刺史坊位于黟县西递村前。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清乾隆、咸丰年间曾修茸。坊基周围占地 100平方米,坊高12.3米,宽9.95米,为四柱三间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为质地坚实细腻的“黟县青”石料筑成。

全坊以四根60厘米见方抹角石柱为整体支柱,上雕菱花图案。柱下有长方形柱墩四个,各高1.6米,东西长 2.8米,宽80厘米。

中间二柱前后饰有两对高达2.5米的石狮,为石柱支脚,狮头朝下,呈俯冲姿势、造型生动,既威猛传神、又重心下移,起稳定牌坊的作用。一楼月梁粗壮,刻以浮雕,精美古朴。正中额枋刻有“五狮戏绣球”,两侧额坊分别雕有凤凰、麒麟、仙鹤、梅花鹿。梁柱间都用石雕斗拱承托,两侧嵌以石雕漏窗。

正中的小额坊前后分别刻有“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字样,标明乙卯中举和荆州王授予他的头衔。二楼中间枋板前后分别刻有“胶州刺史”和“荆藩首相”斗大道劲的双钩楷书,显耀胡文光由刺史升迁荆王府长史(又称首相)的政历。三楼中轴线上镌有“恩荣”二字,两旁衬以盘龙浮雕,显示牌坊的建造是皇帝的宠幸与恩许。

刺史牌坊 - 建筑特点

牌坊二楼至四楼左右两侧和顶端,均为飞檐翘角,脊头吻兽雕为鳌鱼,锡制鳌鱼的触须呈波形,起着避雷的作用。檐下斗拱两侧饰有圆形镂空花翅32个,寓意花团锦簇,后来这32个花翅,竟吻合了胡文光为官32年,一直平步青云,冥冥之中显出是一种“天意”的安排。

四根石柱的前后两面共有12个穿榫,立着 “八仙”与四位文臣武士的雕塑。四位凡胎俗子的文臣武将竟立于八位仙风道骨的神仙之上,据说是胡文光有意安排,以此昭示后人“出则为将,人则为相”属上策,如不能达到这一理想境界,不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谋求生存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