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人物石雕在中国的发展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5 阅读:1238
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石雕于本世纪从西方引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随便把肖像雕塑带入了我国。我国最早的一批留洋的老前辈在学成回国之后,陆续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反应革命先驱、爱国志士、文化名人等肖像作品,顺应了正在中国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化运动趋势,为民族解放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人物雕刻的发展的真正高潮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这50年。
人物石雕:二三十年代留法、留日的人才班底,加上50年代留苏的队伍,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写实主义体系。目前的八大美术院校虽各有不同,但都属于一个大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过去常提的现实主义体系。这个体系首先突出的是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以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方法。所以美术院校都将创作纪念人物肖像作为主要教学课程之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雕塑家在引进西洋写实雕塑的同时,倡导、弘扬并传授了民族传统雕塑的若干精华,为具象及肖像雕塑的民族化作了不懈努力。这样一个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完全适应了新中国的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雕塑家们创作了大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英雄、模范、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物肖像,当然还创作了大量的人物肖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席卷全国的毛泽东雕像热以及样板雕塑《收租院》、《农奴愤》等各地阶级教育群雕,有利于中国的写实雕塑队伍以及现实主义体系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过渡。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