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中华石狮的造型与发展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7 阅读:3970

中华石狮是一种独特的民族雕刻文化,石狮的造型经过漫长的历史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着。但始终是以真狮为依据而创造出的一种特有文采和格调的形象。这种艺术造型与自然界中的真狮形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非是一个雕技水平的高低问题,而是与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实用功能、民族习俗和佛教艺术的影响等方面有直接关系。

中华石狮的造型是头大,体壮,比例约1:3,前胸大,四肢粗壮,腿部饰有卷毛,爪牙锐利。头部额部凸出,眼圆口方,高鼻锐牙,耳大者如扇,小者如叶,腮部有毛,颌下有须。雄雌头颈部都有鬣毛。背部有彩带或长毛披伏;尾巴有多种样式,或叶状,或掌状,或缕状;颈系项圈,中悬串铃,分系璎珞,有的口衔锦带。雄狮踏绣球,雌狮扶幼狮。

中华石狮艺术诞生的历史背景。华夏大地不出产真狮,当时真狮作为疏方异物,进贡给汉王朝,数量太少,只在皇家宫苑内饲养,供宫廷赏玩,因此,一般人很难见到。那个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后,要为其造像并要服务于统治者时,作为雕刻制作的匠艺者们,大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没有或不可能见到真狮,只能凭传闻和想象进行创作,参考自己所熟悉的虎豹等凶猛动物的习性和形象纪念性,同时对狮子充满神异感,认为狮子是能“食虎豹”的疏方异物,凭借自己的艺术功力,运用几种,取舍,夸张的手法,雕刻出原始石狮的雏形,这样的形象就难免与真狮有一定的差异。此外,由于真狮的数量始终不是很大,主要靠西方运进,路途太远,运输极为困难,到达者则寥寥无几,因此长期以来,艺人们主要是靠传闻和想象进行雕制,这是石狮和真狮存在差异的客观上的一个原因。

其次,华夏石狮与真狮形象存在差异的另一原因,则与它本身的实用功能有极大的关系。那么摆放石狮子有什么作用呢?石狮组要是用在帝王陵墓,宫殿,寺庙等处作为护卫镇守的神兽。它起着逼退妖魔邪气和炫耀自身的作用,并象征君权尊威的价值,而不是作为一件工艺品来欣赏,因此必须要把石狮雕刻的无比威武,雄强,凶猛,或是气势逼人,或是庄重威严,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在真实形象的基础上对某些部位加以强调和夸张,或是给以神瑞化的装饰,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形象上的差异。倘若用纯写实的手法,注重形体解剖上形似,则达不到神化的目的,哪怕是将一头真狮子固定在帝陵墓前,那也只能吓退小动物或是胆小的人,根本谈不上驱邪逐魔的作用,这样既显示不了皇家气势,也达不到心理上的寄托,所以说,石狮艺术造型是受君权思想支配的产物。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