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华县政企联动重振“石匠之乡”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石资源丰富,石业历史悠久,石匠众多。在古代,五华就较多地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嘉靖起,就有用石建桥和打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五华作为“石匠之乡”,数百年来名师巧匠辈出,石雕工艺闻名海内外。五华的石雕已有460多年历史,其工艺现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华石匠技艺精湛,美名远扬。解放前,五华石匠挟技谋生,穿州过府,过香港,下南洋。建国后,五华石匠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云南,甚至出国,在各地建设中大显身手。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越南哥龙河拱式大石桥、广州石室、深圳白芒海关石屋、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广州解放纪念像石雕、越秀山五羊石雕、白云山能仁寺虎跑泉石卧虎、向秀丽和草原英雄小姐妹雕像、南越王墓门前石雕群、珠海渔女雕像,佛山城雕等均为五华石匠的代表作。
但由于受到现代市场的冲击,传统单一涣散的石业石雕难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从业人员比较分散,企业各自独立经营,年轻人大多不愿从事艰苦的打石行业,导致五华的石雕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技术人才出现断层。自改革开放以来,五华石匠的作品在全国有名气的寥寥无几。
这种现状引起了五华县各界的高度重视,一场政企联动重振“石匠之乡”雄风的行动正在开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每年拨出专款用于保护和传承五华石匠技艺,并组织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到福建等石业发达的地区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五华实际稳步推进。经过努力,省政府将五华石雕工艺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了建立一个石雕工艺的传承发展基地,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与省级石雕工艺传承人朱镜文先生共同投资打造的五华一建石雕工艺厂于去年正式动工兴建。该厂不仅秉承了传统石雕工艺,还引进了大型设备,应用了电脑设计、机械雕刻等现代工艺,使工艺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同时凭借着五华一建在建筑施工方面的响亮品牌,产品一推向市场就供不应求。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炽宏说:“我们建设这个项目,不仅推动了企业实现业务转型,更是为了传承创新发展五华的石雕工艺,振兴五华石业!”
据了解,五华县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还将与石业石雕艺术有机融合,注重营造独特鲜明的“石匠之乡”文化氛围,全方位推动石雕技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