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石雕牌坊:在传承中“点石成金”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8 阅读:4668

进入陕北绥德县城,只见一块五门六柱十九楼的石牌楼矗立路旁。牌楼上题“天下名州”,背面刻“上郡古邑”;上端的石牌雕刻绥德民间故事,下端的石柱刻二十四孝图;龙凤、花草、飞禽走兽浮雕其上,个个栩栩如生。

在被誉为“石雕之乡”的陕西省绥德县,石雕作品随处可见,单是石牌楼就有十余座。在横跨无定河的“千狮桥”,300余根护栏柱上刻有1000余尊小石狮,或相互嬉戏,或独望远山,姿态万千、各具特色。

绥德石雕技艺流传两千多年,其境内出土的600余块东汉画像石,乡间散存的唐宋石马和明清石狮,以及众多的明清石窑洞院落,是这项技艺世代流传的证明。2014年,绥德石雕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手艺人雕刻时,有主题而无设计图,凭着大胆的想象和明快的刀法,创作出极具个性化的石雕作品,风格古朴粗犷。相石、布局、粗雕、细刻、打磨等技艺在一代代手艺人间口耳相传。

石狮是绥德石雕的代表造型,而炕头狮子最具特色。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凡有新生命降生,家里的长辈都会请石匠打上一只高十厘米左右、模样憨态可掬的石狮子放在新生儿的床头,并用红线将石狮子与孩子拴在一起,以“驱邪避害”。

68岁的绥德石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汪建勃出生于石匠世家,父亲汪云栋是当地有名的石匠艺人。从小耳濡目染,汪建勃对石雕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逝世后,13岁的他拿起父亲留下的工具,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做起了石雕。

汪建勃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绥德石雕就作为工艺品远销海外。当时正值壮年的汪建勃,一天就能打造一对石狮子。靠着石雕手艺,汪建勃养活了一家老小。

到了八十年代,汪建勃的石雕生意做到了西北五省,他所在的薛家河镇谢家峁村以及四十里铺镇鲍王家沟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办了石雕作坊,石雕逐渐形成产业。

如今,在210国道绥德四十里铺沿线两旁,坐落着40多家大小不一的石雕工厂,各种造型的石雕产品在道路沿线排开,形成一条“石雕长廊”。绥德炕头石狮子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的武文石业公司就开在这里。

鲍武文是绥德县最早创办石雕厂的农民之一。打小学习箍窑洞、做石碾的他,二十岁起开始进行石雕雕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办厂制作石狮子等工艺产品。2005年,他将石雕厂扩建为武文石业有限公司,专门设计、制作各种大型牌楼、古典龙柱、浮雕图案、花栏围廊、人物造型、动物群雕等组合作品,聘用石雕手艺人50余人,年均销售收入达到800多万元。

武文石业有限公司被陕西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和绥德石雕的代表性传承单位。鲍武文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石雕创业培训基地,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更多人。

近十年来,绥德石雕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石雕加工厂60多户,从业人员1200余人。去年,全县石雕产业产值达到1.28亿元。

绥德“天下第一楼”石牌楼一角。

在被誉为“石雕之乡”的陕西省绥德县,石雕作品随处可见,单是石牌楼就有十余座。在横跨无定河的“千狮桥”,300余根护栏柱上刻有1000余尊小石狮,或相互嬉戏,或独望远山,姿态万千、各具特色。


山东嘉祥中国石雕网厂,嘉祥知名石雕雕塑企业,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石雕,人物,动物雕塑。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中国石雕网,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的合作!!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

更多内容请点击中国石雕网官网:http://www.cnshidiao.com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