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精雕细琢的石牌坊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8 阅读:1342
石牌坊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开敞式建筑,北方民间多称石牌楼,石牌坊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古典建筑。独立式石牌坊的起源可追溯到汉唐里坊制度的坊门。汉代以后中国的城市布局逐渐形成一定的格局,在城中有里坊,里坊中有坊墙、坊门,犹如城中之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里坊中如果出现好人好事,就在坊门上张贴通告,以示褒奖,由此坊门衍生出了新功能。为了延长保存时间,人们就用更加坚固的材料来建造坊门,上面雕刻褒奖事由,这就是今日石牌坊的雏形。后来里坊制度崩溃,坊门就失去了作为进出通道的作用,成为纯粹的装饰性建筑。

  

  其石牌坊建筑形式也日益繁复精美,有斗拱飞檐,顶上还有铺瓦做成的悬山样式等,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见的由基座、立柱、包柱石、额枋、字牌和檐顶六个部分组成的牌坊。石牌坊的作用已不限于褒奖通告,大多数石牌坊作用是立于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群的前面,作为这组建筑的一个标志;或者为了纪念一件事或一个人,在当地建立牌楼,铭刻人名事迹以资纪念,其内容多为宣扬忠孝节义;我国古代一些店铺门面上会有装饰性石牌坊,是店铺的脸面。

  

  中国石雕工艺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成熟,后来在石牌坊上广泛应用,留下了不少技艺精湛、精美绝伦的作品。石雕主要用于建筑构件,如檐楼、斗拱、柱、枋、榫头的雕刻外,作为装饰艺术手法有阴文线刻、平雕、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这六种手法。

  

村庄牌坊雕刻形式多样,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徽州的青石牌坊以其翼张的楼檐、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枋、挺拔的柱干,给人以浑厚质朴的印象,选料一般采用茶色或青色的“茶园石”,雕刻精美绝伦,枋板上的“双狮戏球”、“鱼跃龙门”、“池水龙腾”、“双凤朝阳”等雕刻栩栩如生。黄山市歙县郑村镇的棠樾牌坊群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安徽绩溪瀛洲龙川奕世尚书坊,三间四柱五楼式,上面雕刻的文徵明的书法极具艺术价值。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