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古今石雕工艺同堂共谱史诗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4-18 阅读:1177

《寿山石回故乡》展厅现场

与石界密切相关的“故宫寿山石回故乡展”在福州的亮相,必将作为石界的一件盛事载入史册,其活动的影响力之大,今人恐怕难再遇到。石雕是艺者对于当时的人文环境,进行提炼浓缩后,以直接的外观进行表达的语言气息。古代的人事与今虽远,但从没有离开今人片刻,就比如这一件件古代珍宝。它们满带着历史沧桑之感,躲过一次又一次可能的毁灭,顽强地“活下来”,只为完成着与后世的相遇。

展品:寿山石龙钮“雍正亲贤之宝”

清·雍正

高7.7厘米,方8.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古时的环境与今人最大不同就是,无上等级、极权统治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九五之尊的气质可穿过时空,威慑古今。一切外相均是心的影射,与其说皇权的存在是阶级的统治,不如说众生的心理活动召感而出,而它们所需要的共同点就是一切均在威震之下。外相的存在也可以将气息凝结,看似有形的印钮物相就是对无形的涵盖。

展品:寿山石“如意”长方印

清·雍正

高8厘米,长5厘米,宽2.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极权的一个特征,再就是统治阶级对于佛教的尊崇,在物质上的极尽奢华,反而助其在物相上的看破。而诸多的古时工艺,或多或少受到佛教的影响,圆融一切需要一颗虔诚、宁静的心。

工艺的创造需要思想不受任何束缚,非是脱离物相的束缚,不能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

展品:寿山石随型雕云龙“和硕雍亲王宝”

清·康熙

高16.3厘米,方1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只在故宫的珍宝,此次到地方是极权文化的一次巡视,作为寿山石文化发源地的福州与其对接,算是一次探亲之旅。省博以官方的权威、隆重,让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地有说服力,引起业界的轰动也不在话下。弘扬寿山石文化为已任的活动,需要考察当今艺人的工艺,安排后代艺人与先人的作品对话,最为妥切不过。

展品:田黄三联印 “乾隆宸翰”“乐天”椭圆印“惟精惟一”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长江后浪推前浪,今人接受事物的面更广,思维更加活跃,在诸多先进设备的帮助下,其作品有其独特的地方。精致、细腻、丰富等词汇用来概括,是作品给人以具象的感观使然,说明今人的思想境界更为直接。但种种皆是发展、演变等所带来,一些面目风格看似大不相同的作品身上,其传承的脉络仍清晰可见。如今“几代”同堂,就是一部生动的史诗,不需要咀嚼文字,也不需要组合画面,所要做的只是置身其中即可。

展品:黄寿山石虎钮“乾隆御笔”方印

高6厘米,方4.8厘米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后代艺人作品参展意义非凡,它不仅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参与其中,让子孙在追逐足迹的过程中不再反复,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差距。一艺人朋友表示,他正积极参与其事,对他来讲这可能是一生中都难以再遇到的事情。

故宫珍宝中有最为珍贵的石雕作品,其价值数字所不能譬喻,后人作品与之同台展出,也可算是一次朝圣之旅。另一艺人则认为,不仅在纵向上是与殿堂级作品的比较,横向上与其他艺人的取长补短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地方。

这次活动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艺人们能在这样的活动环境下,静下心来创作出自己个性的作品。笔者一艺人朋友说,他为此次参展,推却了商品化的雕刻,准备全新的面貌出击。而如今的市场,除了作品创新上的加强,还有就是品宣上的作用了。

据笔者所知,此次活动所引起的媒体关注,对于寿山石品牌外溢极具帮助。除了官方媒体,以寿山石文化网为代表的一些民间传媒也都极为重视,不间断的轮番报导。不但宣传了寿山石整个品牌,也使业界对艺人有了更深、更直接的了解。

展品:黄寿山石异兽钮“奉三无私”圆印

高4.7厘米,长7.1厘米,宽4.2厘米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古今同堂这道菜味道如何,需要第三方来品尝。石友们的参与其中,是活动最值得期待的地方。正是那一道古来之光,投射到今人心间,所引起的一阵阵悸动所致,“故宫寿山石回故乡展”将注定不平凡,古今对话就在心动的那一刻开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