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钟山石窟风化严重,望有加固砂岩雕像的‘灵丹妙药’

2012-08-08 阅读:6629

钟山石窟风化严重,望有加固砂岩雕像的‘灵丹妙药’

钟山石窟砂岩雕像

 钟山石窟,又名普济院,位于子长县西15公里处的钟山南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336年),目前共有5个窟室存留,主窟为3号窟,开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

  钟山石窟共有13000余尊石雕造像,有的闭目诵经,有的凝神若笑,个性鲜明,气韵生动,均属国家一级文物。学术界称其为“中国最早石窟群”、“全世界罕见的石窟,艺术价值敢与西方的维纳斯相媲美,第二个敦煌”。


子长县钟山石窟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魏丙瑞说:“13000余尊石雕造像,如今只剩下3519尊完整的,其余的全风化了,近30年风化得最严重。钟山石窟风化严重主要是渗水的原因。”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砂岩本身就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砂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两种矿物组成。当温度反复变化时,石英和长石按照不同的膨胀系数或胀或缩,导致石英和长石颗粒脱开,岩石破裂松散,成为碎屑。此外,钟山石窟冬春季日温差平均在15℃以上。岩石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的不同,会使岩石内部产生裂隙而层层脱落。

  在每年夏季,雨水会沿着岩石的裂隙及砂岩的空隙渗透到石窟表面。记者发现,砂岩是一种透水性极好的岩石,砂砾间存在较大空隙,空隙中常贮藏着水,这导致钟山石窟内的石壁非常潮湿。每到冬季,砂岩内的水就要结冰,体积会比原来增大;当气温升高至冰点以上时,冰又融化成水,体积减少;如此反复冻结融化,使砂岩变得疏松,从而使石窟遭到破坏。
魏丙瑞说保护石窟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治理石窟渗水可能是一个国际难题,希望专家早点找到治理石窟渗水、加固砂岩雕像的‘灵丹妙药’。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