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潮州古城现存的石雕牌坊简介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2106
(1)昌黎旧治坊 位于昌黎路学宫前的昌黎旧治坊,背文题额是“岭海名邦”。乾隆《潮州府·坊表》载:“昌黎旧治坊,在府巷,为府治建。《潮州街道掌故》道:潮州位于五岭之东,大海之滨,山明水秀,物产丰饶,民风纯厚,人才辈出,自晋唐东政治中心。尤其自唐韩愈受贬来潮州,在潮州虽只有八个月,而祭鳄为民除害,振兴民教,使潮州风化日开,以至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潮州人得以文化之教为荣,故于明嘉靖十七年,建坊以缅怀文公。” 通过对牌坊周围居民的采访,又了解到牌坊原来位于昌黎路路头。由于历史原因,最终迁至如今的地方。查找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力求恢复古朴大方风貌,出于交通等等方面的考虑,在多方研究及广泛征求民众各方面意见后,今已另建于昌黎路学宫前。” (2)忠节坊 位于金山中学校道西端的忠节坊(这一牌坊为原坊),古朴端庄,但年久失修,逊于昌黎旧治坊。乾隆《潮州府志·卷八·坊表》载:“忠节坊,在金山巷口,为宋殉节马发建。”又据《潮州二千年》载有宋景炎二年(1277年)发生了宋元争夺潮州的故事。宋帝任命马发为潮州知军州事,加安抚使。隔年,元军再次攻打潮州,马发坐城中指挥,防守甚严。元兵日夜急攻,都难以攻克。元将索多以金钱爵位鼓动士兵,元兵士气大振。与此同时,城内南门巡检黄虎子与元兵串通,开城门迎元兵,元兵蜂拥而入,无法抵挡。马发与其妻双双自尽。 (3)韩文公之祠坊 《海阳县志·建置》有“韩文公之祠坊再韩山之路,为韩公祠建。”此坊建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 1984年2月5日,胡耀邦同志视察潮州,为韩文公祠石坊题额。 据记载城中有148座牌坊,有一部分是为了表彰妇女维护封建道德而修建的,意义不大。但上述四个牌坊,却都是潮州地区牌坊精华所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城市大街小巷多有牌坊,或为石头结构,或为木头结构。由于年代久远木牌坊较之石牌坊保存下来的数量少,质量差。潮州偏安南国一隅,且牌坊为石制,能够保存下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是历史的荣幸。 大多数市民认为古牌坊是作“绿叶”的旅游景点。“绿叶”愈绿,“红花”愈红。 潮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牌坊正是一块块活化石,记载下潮州历史上的辉煌,丰富着各个时代潮州人的精神生活。它们既是石雕艺术的荟萃,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它们是游客认识潮州、理解潮州文化得敲门砖,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也正是开发这一旅游项目最重要、最深远的意义。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