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四川乐山石雕大佛的建造过程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2944
在四川省乐山市岷江岸边的凌云山上,有一尊石雕大佛,背靠青山,头顶蓝天,巍然坐立,已经历经一千多的风雨,人们称他为“乐山大佛”。它是闻名天下的名胜,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每一个人来到他的脚下,昂首瞻望,无不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石雕大佛,身高71米,头长14.7米,宽10米,肩宽24米,一个脚背上可以站几十个人。古代工匠要靠斧凿一下一下地把这么庞大的石佛雕凿出来,不知道要耗尽多少心血和时光!

关于石雕大佛的建造,唐代韦皋的《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重修凌云寺记》对此记载得颇为详细。大佛的营建者是唐代玄宗年间凌云寺的高僧海通法师。他是贵州人士,在凌云寺结茅而居。大佛所在,本是崛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交汇之处,这里每到汛期,江水汹涌,舟船倾覆,许多人因此葬身鱼腹。海通法师亲眼目睹这些,心急如焚,发誓要在此地修建一尊石雕大佛像,以祈求生灵平安幸福:“石可积而下,江可积而平”,“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他是一位杰出的水力学家,他要把山崖石块凿下,使得江水流势平缓,可以防洪,.利于舟船安全航行。他开凿乐山石雕大佛,和北魏皇室、唐高宗和武则天修建石佛为自己的还治目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他走出四川,在江淮两湖等地化缘,积累了20万钱,然后返回凌云寺营建石雕大佛。不料有一个贪官凯觑这批财富,向他索贿,壮愤然说:“双目可剑,佛财难得!”随即就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放在盘子里给那贪官,吓得那贪官魂飞魄散,跪下乞悔。海通法师于玄宗初年(713)开始营建大佛18年,仅仅开凿出头部和胸部,他就积劳成疾,不幸辞世。但他惊天地泣鬼神的献身精神鼓励着人们。

剑南节度使章仇在海通法师圆寂十年后拿出自己的体钱20万,主持石雕大佛7年,把佛像修造到膝部。后来因为“安史之乱”,工程中断了近40年,又由剑南节度使韦皋主持15年,捐资50万。随后,唐朝廷下令用地方的麻盐税彭来支持这项工程,人民群众也踊跃参与建设。相传,有一位石匠石诚,率领徒弟们奋力工作。为了建造这座石雕大佛,这里前后聚集工人达8万之众,韦皋记述:“万夫竞力,一锤齐奋。大石雷吧,伏螃震骇。”当地居民争着给工地上运水送饭。在群众支持下,石雕大佛终于在德宗贞元十九年(813)完工,历经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皇帝,前后耗去90年光阴。

乐山大佛是弥勒佛。因为武则天的提倡,石雕弥勒佛在唐代修造很多,乐山大佛为石雕登峰造极之作。但它不是坐在莲花座上的形象,而是双膝分开,极为少见。因为采用这种造型,可以容纳滔滔洪水,杀去水势。它在雕刻技术上也是先进的,全身比例基本协调,给人和谐的印象。这么大的构造,不知道古人是使用什么方法才使其比例准确的?石雕佛像身后还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沟,可以迅速排去山泉和雨水,大佛第四层、九层、十八层也各有一条排水沟和大佛衣褶上的排水沟相连,避免雨水长期浸润。大佛外边还罩有十三层佛阁,使它避免了雨雪的直接侵袭(直到明末,佛阁才在战乱中毁掉)。这些科学的设计都是它得以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石雕佛像雕刻的他身形健硕,脸相仿佛是年轻的健男,带着清秀之气,和龙门奉先寺大佛的女性化大不相同,给人以庄严、慈样、凝神静思的感受。他的累累螺发、细长双眼符合佛像的规矩;身躯胖圆,符合唐代的审美风尚,也显元气充足。他的空间、立体的度量惊人,正和巍巍山岭、滚滚大江浑然一体,使人感受到宇宙的永恒。

更神奇的是,有人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大佛所在的山脉宛如一名男子横卧,好似一尊睡佛,而大佛恰好处在这尊睡佛的心脏部位。当然,这个天然的睡佛和真正的按照佛教仪轨雕凿的睡佛是不同的,所以古人也未必是有意把大佛雕凿于此。但古人看见山如佛形,把大佛雕凿于天然山体睡佛的心脏处,表示心中有佛,这是完全可能的。

乐山大佛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杭州飞来峰弥勒佛、大足石窟一样,是利用自然环境,制作出和地理环境相和谐的天人合一的伟大之作。

此外在石雕大佛周围修建了向上登山的九曲栈道,栈道边还有多个佛像雕刻,石窟内佛像雕刻也有很多佳作,可惜多已漫澹不清了。在海通法师当年结茅居住处,后人开凿一个小洞,雕刻了一个法师小像,用以纪念他的献身精神。他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