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助力番禺古建筑修复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4226
7月28日,随着陈氏大宗祠善世堂仪门的修复完工,标志着陈氏大宗祠的修复工作接近尾声。记者在修复工地上见到两位来自福建五峰的艺匠父子张耀财和张培钦,父子俩一起来到番禺,为番禺古建筑的修复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这是仪门上的抱鼓,如果一个人雕琢要12天,我们父子一起来做时间就可以减半了,这可以加快修复进度呀!”今年51岁的张耀财对记者说:“我是2013年12月拿到修复图纸,便与番禺结缘,2014年春节开工,一年多来,为了修复古建筑,往返与番禺和福建五峰村,按照修复进度,在五峰雕琢石雕作品。说实话忙着修复工作,真没有时间好好看看番禺是什么‘模样’。为保证修复工作我还带来了考取福建工艺美术师证书的儿子张培钦,他今年24岁,有儿子陪伴也算有些依托。”
面对着崭新的仪门上的石雕,张耀财深情地告诉记者,作为五峰的艺匠,修复好古建筑,就是最好的奖赏。他们是来自福建崇武古城西北角,被誉为“中国石雕第一村”的革命老区,南派石雕艺术的发祥地——五峰村。江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塔顶是鲜艳的八一军旗和步枪,除正面外的塔身三面雕有“宣布起义”、“攻打敌营”和“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这些精致的雕塑,正出自五峰村的能工巧匠之手。
据介绍,石雕技艺在五峰村已有数百年历史,巧夺天工的石雕工艺品蜚声海内外。村里蕴含丰富的岩石资源,包括著名荒料石“峰白”,为石雕技艺发展提供保障。巧妙的工艺吸引了众多客户,五峰村多次承担大型重要石雕作品的雕刻。其中较著名的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雕、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根大石柱、井冈山纪念碑等。五峰村人大力发展石雕出口,产品畅销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而且越来越受到欧洲及美国人青睐。
张耀财表示,番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段时间领略到不少,这回就要离开番禺了,还真有些不舍,真心希望五峰和番禺因石雕结缘,成为很好的朋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