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嘉祥石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1963
嘉祥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隐居黄山,把《雕刻天书》传给嘉祥弟子,从此嘉祥人学会了雕刻。《嘉祥县志》也有“黄山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的记载。西汉时期嘉祥石雕已初具规模,魏晋时期的佛像、雄狮被广泛应用于寺庙、陵墓等建筑;唐代,嘉祥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元代,杨琼带领嘉祥艺人营造元大都。建国后,嘉祥艺人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著名工程的建造。

  目前,嘉祥石雕业辐射8个乡镇40多个村,全县拥有雕刻企业228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8.36亿元,是保定特色产业之一。

  传承雕刻技艺

  

  寺庙里让信徒朝拜,而是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这就要求不能墨守成规,要研究骨略、肌肉的比例,雕刻得惟妙惟肖。”在雕刻艺术宫里,38岁才开始学雕刻的甄彦苍大师说。老人虽然开创了石雕的西洋流派,但他始终以锤子和钎子为工具。他认为传承不是工具的传承,而是思想的传承,雕刻时不管是手工还是用机器,都力争做到“恰到好处”。

  从“传统”迈向“现代”

  3月6日,在全国唯一以传授雕刻技艺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一一嘉祥雕刻学校院内,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几十名学生正一于拿着铁锤、一手扶着钢钎开凿石槽。古老的雕刻技术正进行着手把手的传承。而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几家雕刻厂里却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在机器轰鸣中,工人们或切割石头,或为成品刨光。现代科学技术被充分运用到雕刻中。

  嘉祥石雕的传统工艺是利用开脸特技法,在石料上画出大概轮廓,先雕鼻子,再从头到脚依次雕刻,做到“内外有度,比例协调”。而现代工艺则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依靠科技力量(电动工具),运用圆雕、浮雕、线雕技法,将解剖学、美学融为一体,所雕作品既有高贵华美的传统特点,又有新颖明快的时代精神。

  “嘉祥石雕首先是艺术品,其次才是商品。”嘉祥雕刻学校副校长张瑞芳说,“现在嘉祥石雕是手工和电器相结合的雕刻。如分割一块石头,用电锯只几分钟,而用手工却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这样就提高了效率,但作品还是手工雕刻工艺性好。”2005年5月, 6名嘉祥艺人用榔头和凿子等传统工具雕刻的清华日晷,作为礼品赠送给台湾亲民党主席。

  针对从艺人员偏爱机械雕刻,传统手工技艺,特别是开料技法、手工剥荒等技法面临失传的现状,嘉祥县政府成立了石雕工艺研究会,定期组织老艺人为雕刻企业授课,并采取提高传统手工技艺人员经济待遇等措施予以挽救,使嘉祥石雕在适应现代技术的同时不断提升艺术品位。

  目前,该县制定了“发展一个雕刻产业小区、办好一所雕刻艺术学校、建设一个物流中心”的发展思路,借助老艺人传承和雕刻学校培养的人才,加快了嘉祥石雕从传统迈向现代的步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