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石牌楼比木牌楼更容易保存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3992

石雕牌楼是北京城标志性的传统构筑物,承载着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传统木结构牌楼常因风雨侵蚀至材料糟朽而出现安全隐患。上世纪至今,石雕牌楼技术的应用使得牌楼主体架构更加坚固也更耐腐蚀,而石雕牌楼技术在有效传承古建筑文化的同时,也以自身的材料优势帮助我们追求既具时代感又有多样性的城市艺术设计理念。


一、木制牌楼命运多舛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建筑施工中传统的木牌坊做法也逐渐被石牌坊技术所取代,同时中国传统的古建筑领域也开始尝试运用石牌坊技术。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中较早应用木牌坊技术的当属北京的木牌楼。自古以来,北京的牌楼即为全木结构,由于长期风雨侵蚀,木牌楼构件极易糟朽,由此造成公共安全隐患。因此,历史上北京的木牌楼曾屡次面临拆除的命运。

民国三年(1914年)十一月,西长安街木牌楼因木料糟朽致部分坍塌。不过北京目前也有几座石牌楼完好无损。据报载:“新华门迤西之长安牌楼年久失修势将倾倒,不意于日前午后一钟余,该牌楼北扇楼顶忽行坍塌,而该牌楼全体亦势将闪倒。故经该区属长以该处为冲衙要路与交通上殊属危险,……”

民国六年(1917年),位于紫禁城西北角外侧的大高玄殿(清代称“大高殿”)南面牌楼出现险情,因木立柱糟朽向南面倾斜,随时有倒塌危险,直接危及其南侧筒子河边的道路,对过往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从此不难看出木牌楼没有石牌楼容易存放。北京有句俗语:“大高殿的牌坊—没有戗”,即指北京城的木制牌楼都有戗木支撑,唯独大高玄殿牌楼与众不同—没有戗。没戗的牌楼固然秀丽挺拔,可其坊柱一旦朽蚀就有可能瞬间倒塌。《顺天士报》报道:“神武门外大高殿牌坊危险成了意大利歪塔,就怕不能那样经久,内务部袖手旁观,任听出险,现实虽穷,也不至于修不起。一座牌坊,必待出了危险,工程较大尚在其次,难免伤害民命,民国九年(1920年)五月,为防其倾塌伤及行人,市政当局决定彻底拆除大高玄殿南牌楼,还是石牌楼保存的更长久。

民国十六年五月,东四牌楼也曾面临拆除的命运。有关部门认为,“东四牌楼南北两座大柱均已糟朽,近愈倾斜,去岁用扎绷杉槁,暂停支撑,比经风雨,扎绳霉坏。……请先予拆卸,以杜危险等因。”此事引起民众不满,甚至引来京城卫戍司令部的干预。据说当时坐镇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得知此事后曾在电话中放言:谁敢再拆毁古建筑,一经查实,立即枪毙!言语看似粗暴,举措也带有明显的军阀作风,但一个文化层次不高的乱世枭雄,能有如此保护古文物的态度还是值得称道的。战乱之时,也唯此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震慑作用。

二、木制牌楼改为石牌楼

长期以来,木牌楼因腐朽而屡屡出现的安全隐患,也不断产生拆与保的纠纷。为有效解决这些古牌楼易糟朽、坚固性差的问题,从民国初期开始,北京的主要牌楼就逐步改换成了石牌楼架构,部分完成石牌楼主体改建的案例如下所述。

1.东四石牌楼和西四石牌楼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东四牌楼(共四座牌楼)和西四牌楼(共四座牌楼)的木构主体改建为石牌楼结构。据北平市工务局档案记载:“民国二十三年从木牌坊到(1934年)改建四座木牌楼的主体为石牌坊结构,四根立柱和六道横坊采用石牌楼结构,楼体(望板、椽、凛、斗拱等)、花板、雀替、立柱的抱框等,采用青石石料重新制作安装,取消戗柱,为适应交通的发展,将开间和净空稍做加大。”因交通原因,东四石牌楼和西四石牌楼于1954年被拆除。

2.金鳌牌楼和玉蛛牌楼: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金鳌、玉蛛牌楼(北海桥东、西牌楼)的木构主体改建为石牌楼结构。立柱和横坊为石牌楼结构,四柱皆为埋头柱,无抱框,立柱下部直径64厘米。

北平市工务局档案记载:“北海桥的两座木牌楼,因年久,主体木构件腐朽严重,遂列人木牌楼改建工程计划。金鳌玉蛛牌楼改建工程于二十三年((1934)九月一日开工,十月十八日竣工。牌楼之四柱和六道坊改为石牌楼结构,去掉抱框,取消戗柱。全部木构件用青石石料重新制作,旧瓦件全部利用,添配补齐,夹杆石和锁口石全部利用。”1955年,因交通原因金鳌、玉蛛桥牌楼被拆除。

3.正阳桥石雕牌楼

正阳桥石雕牌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五间六柱五楼式带戗柱的木制牌楼,俗称前门五牌楼。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主体六柱和横坊为石雕牌楼结构,取消戗柱。据京都市营造局档案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半年完成正阳桥等牌楼改建丁程设计,正阳桥、东四、西四石雕牌楼的开间和净空皆有适度加大。”这座石牌楼结构的正阳桥石雕牌楼于1955年因交通原因被拆除。

数年后,在原石雕牌楼以南约20米处又重建了‘座石雕牌楼,依然是五间、五楼,只是原六柱为便于交通改成了两柱,而这个异形的大跨度牌楼也是借助于青石石雕牌楼技术完成的。

2003年,崇文区制定了《前门地区修缮整治总体规划方案》,这一方案重点突出了对前门地区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并计划将前门大街建成传统商业步行街,以充分展现前门一带的老北京地方特色。计划整修建设的“前门古建群”即是发展3线、5片、9点旅游线中“9点”里的一个重点,为使最具代表性的正阳门古建筑群更加完善,在规划方案中计划拆除后建的两柱式异形石牌楼,再完全按照传统石牌楼规制复建,以恢复昔日前门一带的原有风貌。

2007年,新的正阳桥石雕牌楼在原址按原规制复建完成,新牌楼仍为五间六柱五楼式,主体仍为青石石雕牌楼结构。

4.大高玄殿南牌楼

大高玄殿南牌楼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为三间四柱九楼式无戗柱木牌楼,民国九年(1920年)因主体木构件腐朽,难以修复而将其拆除。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工务局进行大高玄殿南牌楼复建工程,主体的立柱和横坊改成石牌楼结构。

1956年初,在景山前街道路扩宽工程中拆除了大高玄殿南牌楼。

2002年,为恢复古都风貌,大高玄殿南牌楼再次复建,其主体结构仍为三间四柱九楼式无戗柱青石石牌楼结构。据北京晨报报道:“大高玄殿南牌坊复建工程于2002年启动,市文物局专门组织专家对牌坊复建与故宫周边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讨论证,并得到专家一致认可。复建后的牌坊规制及构造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楼子仍为木制,地基和坊柱采用民国复建时的办法—用水泥浇筑,施工中还挖出了民国年间的条形地基。”

5.敷文石雕牌楼和振武石牌楼

敷文石雕牌楼和振武石牌楼又称东、西交民巷石牌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式无戗柱木牌楼,东交民巷牌楼匾额为“敷文”,西交民巷牌楼匾额书“振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主体改建为青石石牌楼结构,坊间镂空花板、斗拱仍为木制。1954年,东交民巷石雕牌楼和西交民巷石牌楼因交通原因被拆除。

木牌楼主体改建为青石石牌楼结构,不仅解决了材质易于糟朽、构件强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也使牌楼加大跨度(开间)、提升高度(净空)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了条件。

从以上传统木牌楼与青石石牌楼改建前后的数据比较来看,所有青石石牌楼的开间和净空尺度均有不同程度加大,主要源于青石石牌楼结构的高强度和坚固性。

除上述牌楼外,北京以青石为主体结构的牌楼还有:国子监门前两座石牌楼、成贤街东西街口两座石雕牌楼、复建的西中石牌楼、复建的陶然亭南北石雕牌楼、移建于中央党校院内的友高玄殿石牌楼(原大高玄殿门前东西石牌楼)、隆福寺街东口石牌楼以及颐和园东门外石雕牌楼等。从民国初期至今,北京的石雕牌楼一直延续了青石主体架构的做法。随着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青石在古建筑营造中应用更加广泛,专业施工技艺不断进步,在反映当代城市艺术的风采面貌,同时也展现着自身的文化特质。


嘉祥金点石雕厂,嘉祥知名石雕雕塑企业,雕塑一级资质。专业制作各种石雕,人物,动物雕塑。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优越,中国石雕网,是您的首选!
期待与您的合作!!
大型雕塑项目我们更专业……
联系人:张经理 电话:

更多内容请点击中国石雕网官网:
http://www.cnshidiao.com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