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保卫和平”石牌坊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3416

从南门入中山公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石牌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战胜”坊)。

“保卫和平石牌坊原来曾经叫作克林德纪念碑。1901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最早下令枪杀义和团团民的凶手、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京城东单开枪寻衅,被一名叫恩海的清军军官击毙。事后,清政府在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规定了‘在遇害初所竖立铭志碑’的卖国条款。1903年牌坊建成后,它就像一把长刺,深深地插在中国人的心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北京的百姓在狂欢中将克林德碑推倒,并将其由东单牌楼迁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建起“公理战胜”牌坊,但公理没有得到伸张,巴黎和会的惨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盲目的排外与投靠西方结局都是一样地可悲。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友好会议”上,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以显示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

中山公园有一座“保卫和平”牌楼。原来建在东单北面的总布胡同西口,叫“克林德纪念坊”,是清政府为讨好洋人,纪念被击毙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的。1902年12月20日举行落成典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是战败国,而中国属战胜国行列,故于1918年11月13日将该牌楼拆除。1919年移入中山公园,改名为“公理战胜坊”。1953年,由郭沫若手书,改名为“保卫和平”坊。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