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山东泰安东岳泰山石牌坊

来源:中国石雕网 2017-05-11 阅读:4855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俗宗”,春秋时始称泰山。系我国著名的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中的东岳。泰山耸立于山东中部,盘亘于济南、长清、历城、泰安之间,总 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在山东泰安境内,海拔1 532.8米,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于五岳第三 位。但是,由于古人以东方为春发之地,古时,泰山被认为是人与上天通接的圣地,泰山是 历代帝皇举行封禅告祭大典之地,故泰山被推为“五岳之首”,誉为“五岳独尊”,甚至还有 “山至泰山,天下无山”的赞语。汉武帝登泰山时曾赞叹曰:“高矣!壮矣!大矣!特矣!赫 矣!骇矣!惑矣! ”唐代大诗人杜甫赞美其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由于泰山乃我 国名山之胃,是历代帝王封禅告祭之所,各派宗教繁盛之地,文人名士荟萃之区,名闻遐逸 的胜境之域,因而自然就成为古代牌坊建筑比较集中的地方。据调查,泰山现有庙宇寺观 牌坊、胜景胜迹标示牌坊18座,全部为石牌坊:岱庙坊、玉皇阁坊、红门宫坊、斗母宫坊、遥 参坊、孔子登临处坊、廻马岭坊、五大夫松坊、望吴胜迹坊、岱宗坊、一天门坊、天阶坊、中天 门坊、天街坊、大众桥坊、经石略坊、龙门坊和升仙坊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岱庙坊、岱宗 坊和遥参坊。

位于山东泰安市内泰山南麓的岱庙是泰山的起点,庙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碧霞元君、东岳淑明后、延禧真人等多位神仙, 主祀“东岳泰山神”,是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大典之地。史籍 记载,岱庙“秦既作畤”,“汉亦 起宫”,唐代增修,宋代扩建,至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时,占地面积共96500平方米,“凡为 殿、寝、堂、阁、门、亭、库、馆、 楼、观、廊、虎合八百一十有二 植”,在金、元、明、清各代时均有增建。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前(岱庙南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与提督布政使施天裔创建。岱庙坊为石质四柱三间三楼,高12米、宽9.8米、进深3米。整座石牌坊坐落在2块巨型雕饰石础上,座长3.3米、宽3.15米,高1.1米,各石座上分别立以2根雕饰石柱 构成不能通行的次间;各柱前后分别嵌有夹柱抱鼓石,其上各有一蹲跟的圆雕石獅,8只石 獅,姿态各异,形象生动逼真;石鼓上高浮雕麒麟、鹿、羊、凤等祥瑞兽禽,周边雕有缠枝莲、 梅花等装饰图案。坊的结构为四柱重梁三架楼式,中间两柱上施过梁,梁下有门楣、额枋、垫板,门楣下由铁梁承托;过梁上置以6个坐斗(两次间分别置3个坐斗),斗上承托重昂五 踩斗拱、交单菊花头式梁头,拱眼雕成圆腹的宝瓶状孔;牌坊造型雄伟壮观,通体浮雕,立 柱、花板、雀替及三道额枋上均浮雕龙、凤、禽、兽等图案和各式花纹,中门楣上透雕“二龙 戏珠”。牌坊为九脊歇山顶,正脊两端雕饰鸿吻,正脊中间嵌饰石雕宝瓶,前后顶两坡原施 以立体铁制四大金刚拉拽,垂脊和戗脊上均施有走兽,坊顶浮雕出瓦垄、勾头和滴水。牌坊 的重梁、四柱和额板浮雕有“丹凤朝阳”等纹饰,皆雕工精美、形态生动。牌坊中柱正背两 面都有清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所题书的楹联。正面的楹联为:“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 物;帝出乎震,笧声濯灵镇东方。”背面临的楹联为:“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 可尚;操群灵^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两联均是对泰山神的赞美之辞。泰山 是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政治化了的皇家山林,泰山的稳定即标志着皇权的稳定,赞美颂扬泰 山之伟、泰山之威、泰山之美,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目的。两联的大致意思是说:泰山高可 比天,它佐助天地化育万物,被世人瞻仰,泰山神掌管群神仙灵,其显赫宏大的声威震慑东 方,其保佑众生的功德无与伦比。泰山神威,可见一斑。泰山神即是封建帝王的化身,帝王 受天帝之命统领百姓,赞扬泰山神即是赞颂帝王的伟大和神威,以期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 整座岱庙坊外形古朴、庄严、凝重、肃穆,体现出帝王祭祀泰山神时那种极其神圣、庄童、虔 诚、神秘的氛围。

岱宗坊位于现泰安岱庙北侧约500多米处的红门路上,而要取道泰安从中路 登上泰山则要从“岱宗坊”起步,为古代登泰山的起点,为泰山登山第一坊,素有泰山正门 之说。岱宗坊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隆庆年间及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 此坊系用泰山花岗岩建造而成。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建于东西 长16.55米、南北宽14.2米的长 方形台基上。牌坊通高7.5米,宽9.8米,进深4.41米,中门宽 3.2米,两侧门均宽1.77米。牌 坊为歇山顶,用六朵斗拱出檐,上下两道额枋,明间额枋间的 字板上题书有“岱宗坊” 3个篆 书大字,落款“雍正八年岁次庚 戌李春谷旦奉敕敬建”。该坊虽 为石坊,但其结构与一般石坊 不同,而却类似于有戗柱的木坊。其坊柱为方形,立柱下部不夹抱鼓石或石狮,而是采用了木牌坊以戗柱支撑的方法来 维持牌坊的稳定,用8根石戗柱从正背两面顶住4根石立柱的中上部。这一结构在石牌坊中 颇为少见。柱上施额枋、额板和过梁,过梁上置6个大斗,斗影作一斗三升,斗上置五脊四柱 顶。楼顶浮雕筒瓦、鸱吻、垂兽,额板上施雀替,正脊上浮雕宝相花。牌坊的柱子、额枋和雀 替上没有复杂的雕刻装饰图案花纹,但其巨大的石材和体量形成一种雄伟庄严感,与其身 后的泰山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泰山的门户和第一道风景线,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豪 气顿生。

关于岱宗坊的修建,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岱庙中供祀的碧霞元君系 太阳仙的公主,她被派到泰山后,嫌自己管的地盘太小,便千方百计地对周边扩张“蚕食”, 周边的各路神仙便纷纷到掌管封神大权的姜子牙那儿去告状。于是,姜子牙就带着“封神 榜”来到泰山,明确告诉碧霞元君,属她管辖的就泰山周围五十里。碧霞元君非常不高兴, 与姜子牙吵闹不休。姜子牙怕得罪了碧霞元君在太阳仙那儿不好交代,就想出了一个解决 办法,让碧霞元君找一样东西往山下扔,扔到哪里,碧霞元君就可以管到哪里。于是,碧霞 元君捡起一块石头就要往山下扔,心想凭自己的法力,至少得扔个百儿八十里的,谁知姜子 牙却拦住她说:“石头遍地都是,扔到山下哪里去找? ”并建议碧霞元君说:“我看你这绣花 鞋就挺好,扔到哪里一找就能找到。”碧霞元君觉得姜子牙言之有理,便脱下一只绣花鞋运 足气力扔了下去。可是谁知鞋子很轻,刚出手便飘飘悠悠地向山下落去,碧霞元君这才知 道上了姜子牙的当。不久,碧霞元君和众仙一起在从山顶往下走二十来里的山脚下找到了 绣花鞋,碧霞元君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无可奈何,只好在这里修了一座石坊当泰山的 山门,作为自己管辖范围的起点,于是乎,世间就有了这座岱宗坊。

遥参坊,建于清乾 隆三十五年( 1770年),位于伤 庙的序幕一一遥参亭建筑群前。 史籍记载,古时帝王来岱庙祭祀 时,必先在遥参亭遥对泰山举行 简单的参拜仪式,然后才到岱庙 正式举行大祭典礼,故而此亭名 为遥参亭,此坊称为遥参坊。牌 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华表式,高 5.8米、宽9米;整座石坊建置于 尚0.46米的石砲平台之上;4根 华表式方形石柱树立于长2.27米、宽0.64米、高0.65米的巨石础基上,石柱上部有云板穿柱,各柱的下部前后均嵌有夹柱 抱鼓石,柱顶端为云朵形望板、顶上分别蹲据望天吼一尊。牌坊包括柱子、额枋、雀替、抱鼓 石等各个部件,均通体雕饰拐子龙图案,坊正间和次间皆分别施以二额枋,明间两额枋间的 匾额上刻行书“遥参亭” 3个大字,明间上额枋顶中间嵌饰火焰宝珠石眼。整座石牌坊造型简约明快、形态古朴、庄重肃穆。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