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太平天国侍王府石雕团龙

2017-07-29 阅读:143
 太平天国侍王府石雕团龙
 
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史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浙萍
 
中国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五爪金龙一度成为中国皇帝的专属标志。然而在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却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五爪金龙”。
 
这些150多年前的“五爪金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一期“八婺之宝”,我们带你走进太平天国侍王府,观看一件迄今太平天国时期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刻有“五爪金龙”的石雕团龙。
 
迄今太平天国时期最珍贵的文物之一
 
夏天的清晨,太平天国侍王府蝉鸣阵阵,显得肃穆而静谧。
 
在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馆长助理、副研究馆员李倩带领下,我们在侍王府大厅中见到了石雕团龙。
 
她告诉记者,太平天国侍王府曾是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军事指挥中心。
 
这件石雕团龙是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镇馆之宝之一,也是迄今太平天国时期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团龙直径1.2米,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以镂空透雕的技术,使整个造型富有力度,富有突破,显示出龙的庄严威武。
 
团龙环框凸雕五只飞翔的蝙蝠,寓意“五福呈祥”,中间为祥云、波浪拱托着的五爪团龙。
 
“最传神的,你看它龙眼突出,龙爪刚劲,腾云驾雾,呼之欲出。最神奇的是,它的龙须是中空的!这可是从一整块青石上雕琢而成的,相当不易。”李倩告诉记者,现在这两条龙须都已经断掉了,非常可惜。
 
“石雕团龙精湛的工艺凝结着婺州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它的形象已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五爪金龙”暗含侍王谋反之心?
 
中国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五爪金龙一度成为中国皇帝的专属标志。
 
这件石雕团龙上刻的却是“五爪金龙”。
 
而且,不仅仅是这件文物,侍王府的照壁、西院的大门墙壁上,五爪金龙分别以石雕、砖雕、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位于非常醒目之处,蔚为壮观。
 
随处可见的五爪金龙,难道暗藏着侍王李世贤想当天王的心?
 
李倩的研究否定了这个猜想。她告诉记者,太平天国时期,多个王府的壁画上都出现了五爪金龙。
 
据《大清会典》颁布的有关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五爪龙,亲王、郡王和地位显赫的官员特赐后才可有限制地使用。
 
然而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对清廷反叛,《天父圣旨》规定:天朝所画之龙须要五爪,四爪便是妖蛇。
 
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侍王府的壁画、石雕、砖雕中的龙都有五爪了。
 
石雕团龙“幸存”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件石雕团龙从何而来?李倩告诉记者,据曾在侍王府办学的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长方豪所写的《题石刻蟠龙》碑文,团龙是从侍王府照壁中间卸下来的。
 
文中写到:“洪杨发难,李侍军临,撤试士院为行宫,高筑屏墙,中嵌团石蟠龙……”
 
“方豪先生为防西人掠夺和风雨剥蚀,也因学校建艺术馆,他把团龙从照壁上卸下,移至艺术馆珍藏,保护了团龙。”
 
但是,另根据金华府县志记载,察院行台(即现侍王府)从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有照壁了,清康熙也有照壁的记载。照壁到底建于何时?团龙原嵌照壁正中间是否确实,为何团龙从照壁中间卸下后照壁上没有留下痕迹?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
 
李倩还透露了一个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团龙能躲过文革“破四旧”的劫难,还多亏了艾青的弟弟蒋海济先生。
 
 
当时蒋海济先生在金华师范学校当美术老师,为了保护这件艺术珍品,他想了一个好办法,用马粪纸把团龙包裹起来,并在中间写上大大的“忠”字,下面画上葵花,上面放着毛主席语录和像章,红卫兵来“破四旧”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就不敢砸了。
 
1994年12月28日,在金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金华师范领导师生的支持下,由学校保存了65年之久的石雕团龙回归侍王府。为了感谢金华师范对文物的保护,侍王府复制了两个团龙,一个赠送给金华师范学校,一个作为陈列向大众展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