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曲阳县黄山自古便盛产汉白玉

2017-09-28 阅读:328
 “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按照《曲阳县志》中的记载,曲阳县境内的黄山自古便盛产汉白玉,脂润坚韧,质地细腻,是雕刻的上等石料,常被当地石工用来雕刻碑碣诸物。

曲阳石雕:黄山自古出白石 脂润坚韧雕碑碣

实际上,曲阳石雕确实历史悠久,据现有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汉代,曲阳石雕已用于建筑业了。满城汉墓出土的汉白玉男女俑五件为曲阳黄山汉白玉雕刻而成,是迄今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曲阳石雕作品。此外,曲阳县城南有座“狗塔”,据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55年),为纪念一只曾保护他逃出大火的义犬而征召当地石匠修建的。

曲阳石雕:黄山自古出白石 脂润坚韧雕碑碣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曲阳石雕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全国各地崇尚佛教,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从而也促进了曲阳石雕中各种佛像作品的发展。

曲阳石雕佛像造型庄重优美,面貌严肃威武, 或慈蔼端庄,线条流畅,至今仍是传统的主要石雕品种。1953年,从古刹修德寺出土文物中,发掘出佛像、金刚像等石雕作品200多件。在这些雕像的底座上,均刻有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东魏天平(公元534-537年)等年号和作者姓名。 经查明,上述这些作者都是曲阳县人。唐、宋两代,曲阳石雕艺术更加繁荣,作品流传全国许多地方,除石雕佛像外,历年发掘出土的还有曲阳石雕动物、瓜果等。

曲阳石雕:黄山自古出白石 脂润坚韧雕碑碣

及至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曲阳石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曲阳成为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这时的曲阳石雕作品,雕刻技法精湛、人物形象丰满,衣饰清晰、造型美观,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曲阳县灵山镇出土的王处直墓内的多幅石雕彩绘像堪称极品,被作为国宝收藏。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