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袁开华与儿子袁国锐的石雕路

2018-01-15 阅读:165
  石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它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上单一的纪念、追思的艺术性,而逐渐成为环境中可见的艺术形式,承载着社会、文化等越来越多的内涵和元素。
袁开华在雕刻一件叫“文关公”的作品

   今年41岁的袁开华是龙里县洗马镇巴江人。祖上三代都是靠传统石雕为生,但雕刻工艺比较粗糙,仅作用于墓碑、房屋、寺庙、亭台楼阁等。作为第四代石雕传 承人,袁开华自幼对石雕情有独钟。为了把祖辈的手艺发扬光大,刚满17岁的袁开华两次独闯广东深圳,一边打工一边拜师学艺。经过十五年的勤学苦 练,2010年他学成回到贵州龙里自主创业。

  2012年小有成就的袁开华注册成立公司,从单纯的石雕慢慢发展为木雕、玉雕、宝石雕等多 种雕刻工艺,不仅把贵州本地的三都鸡血石、罗甸白玉、铜仁紫袍玉带石等材料加工成人物、山水、花鸟等上百个品种,还引进了巴西水晶石、阿富汗青金石和南非 舒俱来石等2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又出口国外。年创造产值上百万元,还培养了当地石雕传承人100多人。

袁开华在雕刻时儿子袁国锐在身旁认真观看

  近年来,龙里县开始把石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已积累二十多年石雕技艺的袁开华,主动担起了当地石雕手艺传播的重任。他说:“我是石匠的后人,不但有责任把祖辈的手艺发扬光大,还要培养出下一代的传承人。”

  袁开华介绍,石雕的制作是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先凿打出粗坯,剥出大体轮廓,然后用手凿深入刻划,最后经修光、磨光、上腊而成。制作一件作品,少则费时几天,大的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