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骨雕传承人根登加甫

2018-07-25 阅读:285
 (记者 秦金俐)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力克村,有一位“访惠聚”驻村干部,他叫根登加甫,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骨雕传承人。研究了二十多年骨雕、石雕技艺,如今,他把自己的绝活无偿教授给村里的牧民,让普通的牛羊角、鹅卵石变废为宝成为旅游工艺品,为牧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

7月22日,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特色产品展示一条街,根登加甫(右)在给顾客介绍骨雕手工艺品。

7月21日,在和静县第21届东归那达慕大会上,根登加甫带着村里的牧民和他们制作的360多件骨雕、石雕工艺品亮相特色产品展示一条街,截至7月22日下午,已经卖出去近百件,收入4000元。这些收入,七成返还给做工艺品的牧民,其余的用于资助村里的贫困户。

牧民做的骨雕日用品和工艺品主要以牛、羊、鹿、牦牛的骨头、角、蹄为原材料进行雕刻。根登加甫说,就地取材,做出来的产品只要卖出去就是纯收入。首件作品被游客400元买走

在特色产品展示街上,巴西力克村的工艺品摊位上有骨雕和石雕的黑天鹅、碗杯梳子等生活用具,也有骨雕装饰品等。在另一个摊位上,还摆放着根登加甫自己创作的骨雕艺术品,大多数是反映东归、自然主题的,非常精美。牧民做的工艺品价格在10元到30元不等,根登加甫做的工艺品都在数百元以上。

小朋友被一件骨雕手工艺品吸引。

根登加甫爱上骨雕纯属偶然。1997年,以前是美术老师的他被分到牧区工作,有一次,他看到草原上脱落的牛角突然来了灵感,为什么不用这些废骨头雕些东西呢?他买来刻刀开始琢磨起来。他还记得雕出的第一件作品是用牛脖子骨头做的“哈巴狗”。为了雕好这件作品,他用掉了十几根废牛骨,手被划破了好几次。在当年的那达慕大会上,这件作品被一位韩国游客以400元的价格买走。也是在这一年,他被调到当地旅游局从事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此后,他琢磨骨雕的劲头更足了。

根登加甫做石雕是从今年才开始的。今年年初,他来到巴西力克村驻村,山沟里的石头吸引了他,他捡回去尝试做雕刻,没想到雕出来的东西非常不错。牧民致富有了新“法宝”

“既然来驻村,就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根登加甫说,今年年初他来到村里,2月26日,骨雕、石雕技艺培训班就开课了,共有86位牧民参加了为期12天的学习。

随着牧民的技艺逐渐成熟,6月1日,根登加甫的旅游纪念品工厂开工,他买来切割机等雕刻用机器,牧民们在他的指导下开始为参加那达慕大会做准备。

牧民道尔吉是根登加甫的学生。以前从事放牧的他从今年6月起彻底转行做骨雕和石雕工艺品。他说:“我的十几件作品都卖掉了,收入上千元。”

根登加甫说,他带领牧民靠加工旅游纪念品致富才刚刚起步,但他相信随着巴音布鲁克草原旅游越来越火,骨雕、石雕工艺品会越来越有市场。“我们打算在镇里搞一个旅游纪念品培训基地,专门教牧民学做工艺品。另外,很快我们会成立旅游工艺品合作社,把牧民的特色产品推销到乌鲁木齐、内地城市等更远的地方。”他说,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要把技艺传承给广大牧民,让更多的人致富。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