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石雕之洞口墨晶石雕,菊花石雕,溪砚,杨柳石雕。民 间 工 艺 石 雕 如 青 田 石 雕 、 寿 山 石 雕 、 菊 花 石 雕 等 , 均 能 因 材 施 艺 , 雕 镂 得 法 , 成 为 民 间 工 艺 中 的 重 要 种 类 。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应用在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柱础、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狮子、拴马桩、石敢当,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1、洞口墨晶石雕产于湖南洞口县的墨晶石又称楚金石、墨玉,质地温润,石面细腻,油性厚重,是一亿年前火山爆发的产物。早在公元前475年,楚国人就将墨晶石雕制成印、章、符、信,用于宫廷官府,史称“楚金石雕”。墨晶石雕品类齐全,实用品类有印章、镇纸、文房四宝、烟灰缸等;观赏品类有十二生肖等动物及八仙、十八罗汉、桃园结义等古典故事;装饰品类有扣件、挂饰、耳坠、首饰、佩饰等。
2、菊花石雕刻技艺菊花石生成于距今约两亿多年前,主要产于湖南的浏阳、泸溪等地,因有自然形成的白色菊花状矿物集合体而得名。菊花石雕在清乾隆年间就被作为宫廷贡品。菊花石雕刻技艺有平雕、浮雕、圆雕、线刻、镂空刻、立体刻、综合刻等多种处理手法,依据花形和题材运用适当的雕刻技法进行创作,且因花形绝无雷同,每件菊花石雕工艺品都独一无二。
3、溪砚制作工艺湖南双峰县产一种特别的石材,史称溪石,是制作砚台的上等材料。艺人将溪石琢磨雕刻为砚,称为溪砚。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溪砚就颇负盛名。其溪石料主要在水府庙水库大坝下雪花滩一带,其石质湿润柔和,色泽暗红,纹理千奇百变。所制作的溪砚质地细腻,坚而不顽,抚之生润,着水研墨,即与墨相恋不舍,经久不干,即干亦无墨垢,寒冬呵气即可研墨。
4、杨柳石雕杨柳石雕在泸溪已有300多年历史。武溪杨柳石雕除了色彩天成外,石料硬度适中,石层细腻温润,容易加工,雕刻艺术家充分利用天然石态,精雕细刻,或浮雕或镂空,发挥创作灵感尽快挥洒。杨柳石雕《九老图》、《蝠鹿寿星松树》插屏、《龙凤砚》、《龙樽》、《马上封侯》和蝙蝠造型的茶具等作品,人物和动植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