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非遗守沪:海派写实石雕技艺

2020-11-28 阅读:520
 当城市的面貌越来越新,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那些过往时空里的“慢工”和“细活”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为了守护传统技艺,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新闻晨报学记团联合微纪录片《海派百工》出品方上海汐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非遗守‘沪’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假,150名中小学生跟随新闻晨报资深记者,走访上海非遗传承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坚持的力量。

非遗守“沪”人第24

守护项目海派写实石雕技艺

传承人:陶昌鹏

寻找海派写实石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陶昌鹏老师的住所,是此次非遗守“沪”人采访中最难的一次。跟着导航拐了几个弯,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大片荒地中,前方再无路可走,无人可问。最后轧着土路,才在一处兴建的楼盘边,找到了陶老师的家。

18前,他离开了市中心的门面房,来到偏郊的红卫村,“隐居”于此,潜心创作。乡村生活中的自然元素,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他创作的艺术石壶,得到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他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今年68岁的陶老师,身材高大挺拔,十分健谈。41年的石雕岁月,就在客厅里漫谈开来……

视频来源:“助力升学”视频号

视频文案:张智丽

视频制作:张智丽

更多晨报学记团采访内容

欢迎扫码关注“助力升学”视频号

不为繁华易匠心

晨报小记者 黄恩祺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八年级)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了不起的匠人》

几家人在红卫路兜兜转转几圈,终是在湖边邂逅了“陶缘堂”。小院林荫环绕,竹林攀缘而上,挺拔有节,空气中弥漫着竹柏的清苦,置在场的人于繁华之外的清凉静谧中。

初见陶老师,步伐矫健地穿梭于院子,中气十足地问好,丝毫不觉他已年近古稀,打消了我们想象中的距离与生分。貌不惊人的客厅,气氛安宁而温情。一席素白的马褂流露出他的随和儒雅,打开话匣,谈及石雕时则滔滔不绝,向我们展示珍藏于此的件件艺术品。对他的采访悄然进行。

询问到陶老师最满意的作品,他毫不犹豫的讲出了“金玉满堂”——一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制作的壶,陶老师至今提起也是一脸惋惜,舍不得。这不免勾起了我们的好奇,追问并且翻阅图片资料,《金玉满堂》壶着实是浑然天成的绝妙艺术品。壶身是剥开的玉米棒,颗粒圆润饱满,尾部还有田鼠啃食的痕迹;壶纽便是这鼠,搭在玉米的长尾赋予它呼之欲出的生命;玉米秸上断茎成了壶嘴,顺着看,玉米叶自然舒展,稍稍往上一翘,自然形成壶把。我们有幸掂了他做壶的石头,很重,与眼下石壶的轻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正印证了陶老师告诉我们的,“这项艺术是在不断地减法中求精”,而得这把接近完美的减法佳作,可谓是将他的艺术追求做到了极致。

陶老师坦言:“在这个国际都市,发展太快,好像比起他人,有时感觉自己被淘汰了。”但他顿了顿又道:“可是我喜欢。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是我一辈子最开心的。”曾经一起开创石壶事业的兄弟、徒弟相继离开,但他依然守着这份所爱。一句“坚持确实难,可正因此,我才要更加努力。”波动着在场人的心。

纷扰中,匠心好似一种“不合时宜”的坚守,匠心者在以热爱对抗寂寞。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也是,如今的日色依然慢,可奔腾的车马却不等人。陶老师在其中回望曾经,面向未来,也不曾忘记初心,用自己诠释着责任担当的匠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石雕魂。

石雕“写实”的极致之美

晨报小记者 印天奕

(上师大第三附属实验学校 六年级)

妈妈爱喝茶,所以我们家有很多茶壶,紫砂壶、铁壶、银壶、陶壶 ……妈妈说有一种壶,它的材质是石头,却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我有些不相信,坚硬无比的石头怎么可能被做成茶壶呢?还要在上面雕刻就更不可能了!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非遗守“沪”人活动,见到了海派写实石雕技艺传承人陶昌鹏老师,见证了石头的栩栩如生。

在陶老师二楼的陈列室,我被橱柜里几十把制作精美的石壶惊呆了。这些石壶可不是普通的圆形光滑壶身,而是造型各异,有的像竹子,有的像玉米,上面雕刻着花生、瓜果,有的甚至雕刻了一只只小动物,如壁虎、老鼠、金牛,或是甲虫,有趣而生动。

陶老师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实”,而写实的素材都来自大自然。有一次为了创作一把花生石壶,需要了解花生茎叶的具体模样,他几乎找遍了上海各处的新华书店,还几次去农村找,都没有找到。最后他在工作室旁用砖拦了块小土地,自己种上了花生。4个月后,花生长成形后,他才动手制作,前后共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制作完成。

18年前,陶老师把工作室搬到了如今居住的上海近郊乡村——闵行区红卫村的一条河边。乡村生活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和丰富的创作素材,“乡村有很多昆虫,我还自己种了竹子,这些都被我雕进了作品里。”

陶老师追求的“写实”最高境界,是“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大一点不美,小一点也不美”。在陈列室的橱窗里,我看到两把造型一样的石壶:壶身是一个被剥的玉米,颗粒饱满而不完整,特别是尾部,有老鼠咬过的痕迹。壶盖是一只硕鼠,拖着长长的尾巴,正在贪婪地啃着玉米,憨态可掬。只看其中一把,并不觉得哪里不好,可两相比较一看,就看出了差异:一把石壶的玉米更加饱满些,而另一把石壶上的老鼠更加生动,都有些不足。陶老师说,还有第三把,也是最完美的一把,就是他的代表作《金玉满堂》,已被收藏者收藏。

陶老师今年已经60多岁了,每制作一把精品石壶平均需要2-3年时间。作为写实石雕大师,他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再做10件国宝级的精品留给后人。之前一起从事石雕的陶氏五兄弟,现在只有他还在默默坚持,陶老师也希望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深思流年 雕刻时光

晨报小记者 王博旸

(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 八年级)

难以想象,在上海这座喧闹而繁华的都市里,竟还存在着一方属于石雕的小小乐土。它仿佛处于空间与时间之外,尽情汲取着自然的精华。在这一间略显荒凉的小院里,腐败的枝叶间沉淀着打磨的时光,门前的小河又不知带走多少沉思的流年。小院的每个角落,都迸发着遗忘与繁盛的美。

这是海派石壶雕刻创始人陶昌鹏大师的“陶缘堂”,是他居住和创作之所。

在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中,我满怀期待地向屋内望去。只见陶老师步履矫健,身材笔挺,衣着朴素而内藏古韵。脸颊上盈盈笑意洗涤了岁月的痕迹;眼眸中丝丝微光折射出异样的自信。

跟随陶老师走进屋内,一堵略显斑驳的墙上,挂满了陶大师过往所获得的荣耀。金色的奖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彰显着陶老师在石雕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陶老师说,他是2002年搬到此处,远离城市的喧嚣,亲近大自然,正契合了他“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陶老师创作作品,极为注重用自然的方式雕刻自然。为了能更好地雕刻出毛竹的样子,陶老师甚至在自家后院种植起了竹林,日夜研究竹子的形态、样式,让竹子能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石壶《四君子》系列中,陶老师巧妙地运用竹节为柄,竹根为底,竹叶为盖,竹林间特有的小昆虫攀附其上。历历刀痕,清晰可见,正似竹子的自然机理。石头上的写实,最为考验手头上的功夫。

陶老师所选用的石头,都是他经过各地考察,探寻所得。一块重约二三十斤的石头,被雕刻成一把重仅三两的石壶,中间历经的辛苦与困难可想而知。而且,陶大师用的很多雕刻工具都是自制的,我不禁被陶老师所深深地折服。

琳琅满目的石雕作品使我看得目不暇接,经陶老师讲述,每一件成功的石雕作品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眼前上百件的石雕作品,可都是陶大师沉淀着的青春岁月啊!

石雕,这门传统的技艺在陶大师身上,焕发出崭新而蓬勃的生命力。这间略显孤独的院落,却是他创作的乐园。68岁的他,梦想在这里,做几件国宝级的作品,留给后人。

海上“石壶陶”

晨报小记者 朱伊成

(盛大花园小学五年级)

7月的上海,酷热难耐,在闵行区红卫村的兴建楼盘旁,我们寻寻觅觅,终于在一条小河边,一丛高过房顶的毛竹青叶下,找到了海派写实石雕技艺传承人陶昌鹏先生的房子。这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创意工作室,名为“陶缘堂”。

在客厅的方桌上,摆放着一把小巧的石壶。乌黑发亮的壶身,散发出柔和的光。我小心地捧起它,细细观察,壶身光滑而轻巧。接着,陶先生拿来了一块圆柱形的黑石放在地上,让我们掂掂分量。我走过去想搬起石头,很沉,估计有十几斤重。陶先生告诉我们,桌上的石壶就是用这样沉重的石头做出来的,其中的掏空打磨最为考验功夫了。

陶先生说,做壶的石料很讲究,特别是实用壶。他在几十种石料中,选中了来自安徽的磬石。这种石头富含硒,对健康有益。石壶保温性能好,泡出的茶更香,水更甜。

当然,在陶先生眼中,石壶更是一件艺术品。他在家中二楼,专门辟出一个房间,陈列他的石壶作品。有的似毛竹,有的似五谷,还有动物点缀其上。其中陶先生最得意的是一把《金玉满堂》。这把壶的结构独特:玉米的苞叶往上翘,成了壶把;玉米上立着一只偷吃玉米的小田鼠,是壶纽。整个作品设计精巧,做工精美,看得我们啧啧赞叹。陶先生说,创作来源于生活,善于观察,才能找到好的素材。

最后,陶先生带我们参观他的工作室,就在客厅的隔壁。走进去,看到里面堆满了制作石壶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房间的一侧,有一张陶老师自制的工作台,上面放着几十种工具,有刻刀、凿子、锥子等等。台子的上方,是一个结构简单又实用的吸尘罩,用来吸石料制作时产生的粉尘。

陶先生说:”太太去帮儿子带孙子了,我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在这里,再热的天,我静下心来雕刻,连空调都不用开,一心一意地做,时间像静止了一样。我非常开心。”

我们问陶先生,还有什么愿望吗?陶先生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十件国宝级的石雕作品,然后拿去参评获奖,再将它们捐给国家,为国家做点贡献。

咬定青山不放松

——记我所敬重的陶昌鹏爷爷

晨报小记者 王佳悦

(上海宝山区行知外国语学校 三年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中。”郑板桥的这首《竹石》,用来形容海派写实石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陶昌鹏爷爷再合适不过。

采访当天非常炎热,八月的早晨已是艳阳当空。当我走进陶大师的工作室时,第一感受是惊讶:这位陶爷爷为什么会住这个地方?本以为被称为大师级别的人物会住在一个豪华的现代房子里。而这里,简朴田园的二层工作小楼,完全被一片翠绿的竹子包围着。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声,令人顿时感到一阵清凉。

陶爷爷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做手工。1979年,很偶然的机会,他走上了石雕艺术的创作之路。一开始是雕石砚,之后开创出一条雕石壶的新路。

陶爷爷做石壶所用的材料,是一种含有微量元素硒的罄石,和我在市场上看到的紫砂茶壶有所不同。泡出的茶水也比紫砂茶壶的香,喝起来的味道是甘甜的。

陶爷爷有很多关于竹子的石壶作品,我非常喜欢。比如《四君子》中的竹篾壶、高竹壶、罗汉竹壶和竹节壶,仿佛就是用竹子做出来的,而不是用石头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更厉害的是,就连竹子上虫蛀的纹理也一并被雕刻了出来。

当我参观到这些作品时,心中非常敬重陶爷爷,因为陶爷爷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的精神,一种坚韧不拔的竹子的精神。通常制作一个普通的石壶需要一周的时间,但如果是艺术精品的雕刻,则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其中还不包括作品的构思。万一不凑巧刻坏了,就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新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有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能创作出传世之作。当年一起做雕刻的兄弟、伙伴很多都放弃了,但是陶爷爷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自己创作。

带教记者:张智丽

活动统筹:张智丽

注:本文版权归晨报学记团,严禁盗用。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