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石雕石臼文化:民俗艺术的是传承

2023-09-09 阅读:168
 

人物入臼十分罕见,特别是关公题材。

 

佛界盛莲,花开吉祥。

 

寿桃、奔马、萌蛙聚福。

 

肥蟹傍身,四通八达。

 

鲜花盛开,冀盼生活美好。

 

带嘴臼展现生活哲学与美学。

 

立体高浮雕,让劳作充满艺术享受。

 

直径50厘米与7厘米的大小石臼相映成趣。

 

荷上田螺:和谐、福气、财运、丰收。

 

兽王附体,镇宅祛邪。

 

白石莲花臼,是明以前的寺院用具。

 

瓜鼠同框,多子多福。

 

镌刻朝代

 

臼底刻写主人与时间,极为罕见。

 

群蛙灵动,意趣横生。

 

造型与线条,是精品石臼的魅力之一。

 

福禄(葫芦)双全,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美意。

 

民俗艺术品的收藏,近年来日益火热。特别是那些反映古人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民间信俗的老物价,成为许多人热衷收藏的“宝物”。

在中心市区,就有这样一位民间收藏家,在他丰富的藏品中,民俗艺术品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中,石臼就是一个重要的品类。记者在这位藏家王先生的住所看到,琳琅满目的老石臼有序地摆放在各处,走入其中,就好像在参观一座收藏闽南石臼文化的博物馆,令人叹为观止。业界人士评价,王先生的石臼系列收藏,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闽南乃至在福建,难出其右。

仔细观察这些不同年代的石臼老物件,可以发现不同的美,或是材质,或是造型,或是包浆,或是雕工,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聆听王先生如数家珍、深入浅出的解说,则让人感受到凝结于器物之上的工艺之美与人文寓意,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

□记者 郑运钟/文 王先生/图

源远流长

——农耕文明标志物

石臼,又名研钵、擂钵、乳钵,民间又称其为“舂米桶”“捣药罐”“蒜臼子”,从民间别称中很容易体会到其基本功能。它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古代称“碓”,作为农耕社会十分普及的一种劳动器具,在当今社会中已鲜有制作,它背后的文化,也渐渐不为人所知。

关于它的来源,《易·系辞》中记载:“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由此说明杵臼发明于黄帝时代。实际上,它的历史可能还会更古老些,科学考古发现,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杵臼来自浙江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木杵,而配套的“臼”则是在坚硬岩石上挖出的浅坑,时称“地臼”,不知多少年后,聪明的后人才制作了可移动的石臼。

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的谷物粮食长期是以石臼这种生产工具加工成食品。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石臼逐渐被淘汰,特别是在城市,石臼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由于它用石头制造,坚硬耐久,许多造型优美,含有特殊寓意的石臼得以完好地留存下来,成为人们怀旧的寄托。

对于石臼,王先生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石臼作为最原始的劳动器具,与一粥一饭有着密切的关系,折射出祖辈的生活印记,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何衡量这些老石臼的收藏价值呢?他认为,时间的老到是基础,其他评价要素则包括,题材的独特与稀有,雕工的灵动与细腻,品相的完美与包浆。

地域特色

——诠释闽南石文化

在闽南,由于民俗文化发达,兼之盛产石材,石臼的品质及制作工艺成熟,使用十分广泛,并具有浓厚的闽南乡土文化特征。

从造型看,闽南地区的石臼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精品石臼耳上常雕刻有青蛙、仙桃、佛手、葫芦、莲花、凤凰、狮子等造型。葫芦,寓意福禄双全;佛手,有礼佛福寿的意思,很多时候是古代寺庙中僧人使用的;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狮子,寓意驱邪避害,平平安安。有的石臼雕刻凤凰纹饰,曾经还是女子出嫁的一件陪嫁品。

王先生收藏的精品老石臼,有400多件,大多数是从闽南各地收集而来。他捧起一个臼耳为青蛙造型的石臼,告诉记者,“蛙”谐音“娃”,带有祈求多子多孙、繁衍子嗣的美好含意。同时,青蛙还有“四通八达,财源广进”的寓意,所以带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老鼠啃南瓜”的臼耳造型,在王先生的藏品中也常出现,老鼠繁殖能力强,南瓜亦多籽,且藤蔓连绵不绝,两物聚合,寓意多子多孙、福运绵长。他解释称,用隐喻的手法来雕刻造型,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看似最浅显的理解,实则是闽南人丰富想象力的体现。

闽南石雕对石材的选择也十分讲究,本地盛产花岗岩,最受欢迎的则属南安的白石与惠安的青石,而青石以其纯度高,质地坚硬,色泽耐看,适合雕刻精细的纹路,近代成为石雕艺术品的首选,最能体现闽南石雕的艺术特色,很多清代庙宇的浮雕石龙柱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青石作品。

石臼精品多数由青石雕刻。王先生所收藏的石臼中,即以青石为主,它们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有别于机械制造的呆板、冰冷,而显出人工雕刻的自然个性,生活日用留下的痕迹,还透出贴近人心的温暖,青石独有的色彩,更烘托出一种厚重的古朴之美。

闽南石臼融民俗文化与石头文化于一体。打石臼是一项体力活,要把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制作成一个称手美观的石臼,包含石臼身、臼耳、臼脚、内壁、外壁、刻线、磨滑、饰纹等多道工序,需要工匠的美学涵养,也需要工匠的专注和耐心。观察王先生所收藏的石臼,造型的寓意、材质的选择、颜色的偏好,无不诠释了闽南石头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文化。

文化传承

——留住我们的乡愁

深藏于民间的石臼是民俗文化中的“活化石”,也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品宝库,收藏和利用这些艺术品,留住的不只是时光与记忆,更是文化与乡愁。

当下,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当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留住乡愁成为一种共识,民俗老物件的价值也因此受到重视。“妙趣、圆润要靠人的手才能做到”,在充斥着机械、冰冷产品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石臼等民俗生活器具中发现一种源自大地生活、贴近人心温暖的美,其所表达的民俗文化意韵广博深沉而富于启迪。

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的复兴,也是地域文化的传承。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对于一个区域,亦是如此,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族群的灵魂。纵观泉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爱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激励着泉州人勇立潮头,抢得发展先机,如今,泉州作为国内唯一的世遗城市,更应当挖掘传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蓄积新的发展动力。

毫无疑问,先民留给我们众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民俗老物件最能代表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需要我们去传承精髓,留住乡愁。就如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如果自己喜爱的‘宝物’能带来心灵深处不同寻常的愉悦,足矣,而这同时也是在为闽南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