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石雕(砚)是集使用、观赏和收藏于一身的艺术珍品
“中华民族交融久,万里舆图一版收;砚是贺兰山上石,班超有笔莫轻投。千辛採得高山石,众智成为巧匠心;寄语临池挥笔客,要知一砚重兼金。”这是著名文物鉴赏家、书法家启功先生于1979年秋赋诗两首赞美贺兰山石砚的诗作。贺兰石雕或贺兰石砚已经成为收藏新宠,宁夏收藏家、著名书法家陈国鸿就是一位贺兰砚的收藏者,他将自己收藏的贺兰石砚图片发表在博客空间上,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共享其收藏之乐。而宁夏的不少画家、书法家都是贺兰砚的收藏者,推动着贺兰砚收藏的潜行步伐。
贺兰砚自问世以来不仅以其优异的石质纹色和精湛的雕刻得到极高的评价,而且因其艺术价值而成为收藏界关注的对象。早在清代,一些精美的贺兰砚便受到了收藏家的青睐,成为集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于一身的艺术珍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方近代贺兰石砚。
陈梅荣是贺兰砚雕刻主力“闫家军”的唯一女弟子,1983年,她雕刻的《九龙套砚》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拉开了贺兰砚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的序幕。1991年,“闫家砚”的第三代传人闫子洋的套砚《牧趣》被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白立忱作为赠送日本首相的礼品,这套珍品被日本皇室收藏。建国50周年之际,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贺礼贺兰石雕《千古贺兰山》被国家有关部门收藏。北京大学百年华诞时,宁夏的北大学子赠送的贺兰石雕《贺兰雄姿》被北京大学珍藏。1997年6月9日凌晨3时,宁夏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施克俭创作的、象征香港九九归一的99斤重的贺兰石雕《牧归》,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作为贺礼送往香港。这份贺礼因“小巧玲珑、寓意深刻、很有特色”而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同时被香港特区政府永久珍藏,成为贺兰石雕藏品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