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网讯(记者沧海)近日,监利县柘木乡赖桥村卫生室医生赖晓平在泥石流中发现一古代石雕。底座呈八瓣瓜棱形,座上雕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经过考证,这一石器原来是石秤砣,但并不作为衡器使用。
这段时间,监利县柘木乡连遭大暴雨侵袭,该乡赖桥村医生赖晓平在附近一山体滑坡形成的泥石流中发现了很多古代青瓷残片及残器。其中,一件雕刻得十分精美的石雕让他颇感兴趣。一直以来,赖晓平就十分热心于地方文化遗存保护和研究,曾收集民间古老的绣品、古籍、民俗劳作器具等数百件民间遗物,其撰写的《陈友谅是监利人》引起了史学家的关注。
拿回家后,赖晓平将其洗净、反复玩赏。他向记者介绍,这件石雕高11 厘米,直径14 厘米, 底座呈八瓣瓜棱形,座高6 厘米,座底7 厘米。石座上雕刻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鼠长9 厘米,高5 厘米,仰头伏卧,四肢与石座连接,腹下有一圆形吊孔,孔径2 厘米,重1800 克。不过看来看去,赖晓平还是不知道石雕为何物。于是,他便请监利县博物馆馆长孙建华帮忙鉴定。孙建华仔细鉴别后称,这一石雕是古代的石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石秤砣。从出土的土沁及形制上看,其年代久远。
根据孙建华的提示,赖晓平对这件石权进行了详细考证。他告诉记者,石权不是大众性实用砝码,而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受《诗经。硕鼠》启发,古代官仓创制了一种警示仓官的象征性石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石权一般都悬挂于官仓的大梁之上作为镇仓之物。其寓意为,在国家的财物面前,镇守官仓的官员要象“老鼠爬秤杆――自踮自量”,不要象硕鼠一样有恃无恐、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