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2014-12-29 阅读:2609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1902年,27的诗人里尔克去给62岁的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一心想要见到大师是何等的浪漫。然而里尔克见到的却是一位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罗丹: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有工作,还要有耐心。

图为罗丹的“丹纳埃”是一件大理石雕塑。表现的是一个少女,她蜷曲着身体,倾伏在一块石头上。但是这个优美的女人体却被嵌在粗糙的无机的大理石上,好似一粒贵重的珍珠被含在老蚌的硬壳里,美得有点触目惊心。

像罗丹这样的大师,我们总惯性地认为是天才。他拥有接通神性和人性的敏感神经,可以发现美,表现美。一块冰冷的大理石在他的雕刻下,能再现少女温馨的肌肤、恋人缠绵的热吻、乞丐悲苦的命运……人们从他的作品上看到一种强有力的语言,甚至在思想上感受到的内容超越了视觉上的。那种细腻而深沉的美,要通过一个凡人的思考和劳作呈现出来是何其艰难。

艺术家终其一生要完成的,是在坚硬的世道上找到一种可能,再将这种可能做到极致。诗书歌舞,绘画雕刻无不如此。王尔德曾经这样形容他一天的创作:我正在整理一首诗的出版稿,一个早上工作下来,我拿掉了一个逗点。下午,我又把它放回去了。正应了唐代诗人张祜的诗句“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从感觉到作品的抽象轮廓到执行出来,中间有很大的距离,以及非常多耗体力耗心血的工作。唐代诗人贾岛做了一首诗,诗成后又做了一首《题诗后》形容创作的艰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记住了这苦涩又真诚的诗句,传递着对创作的尊敬,对追求完美的顶礼。

是什么支撑着艺术家们完成艰难而庞大的创作?恐怕只能是美。我们今天说的美学,是来自西方的意译,它的拉丁文原意是“感觉学”。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有非常细腻的感受性,是在一个打开的状态下,才能接收到美的频率。罗丹认为:“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在证明这一观念。艺术家们就是凭着对美的那么一点偏执,让创作在重重困难中得以实现。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