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巧夺天工的宁巴石匠

2009-01-13 阅读:1608

提起藏式建筑修建过程中的砌墙工艺,人们会不由得想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宁巴村的石匠。宁巴村的男子素有从事藏式建筑的传统,而设计精妙、技术精湛的石墙工艺深受青、藏、川、甘等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宁巴的石匠、同仁的花匠、白塔寺的木匠”美称。

  选材纯天然是最大特点

  冬日里没有哪里天空能如循化乡下的天空般湛蓝如洗,在藏区没有哪里的石匠能与宁巴的石匠般声名远播。

  今年已经75岁的次正老人就他所知的信息回忆,宁巴男子从事修建藏式建筑的年头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他掌握的手艺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传授的。那位老人当时一共收了四个弟子,除了次正之外其他人都已过世,真正传承衣钵者也只次正一人。

  “宁巴石匠最大的特点就是选用纯天然的石材,对原材料不经过任何加工,直接砌到墙里去,这也是与其他地区砌墙技术最大的区别。”说起宁巴石匠的优势,次正老人娓娓道来,“有经验的石匠一眼就能看出哪片山里有好石料,选好了山头,就要开始最艰苦的采石了。前些年,采石只能依靠人力,有一辆拖拉机往外运都算很好的条件了。几乎所有的石材都是依靠肩挑背扛运到施工现场,所有的石匠都要先从背石头做起。选好的料只能是方形和扁形的石头,圆形的石头是排不上任何用场的。”

   砌墙的石头也有名字

  普通人看来没有区别的石头,在宁巴石匠眼中都有灵性,因此,他们按照砌墙所需的石头大小、形状和在墙体里所处的位置,给所需的17种石头各自起了名字。在一位藏族乡干部的翻译下,我们从次正和才洛两代石匠口中得知了这些赋有生命的石头名字。

  “顿庆”(注:石头的名字均为音译)是位于地上第一层的大石头;“俄多”是用在墙体表面上的石头;“加拉”“卡起”“起小”都是用来将外墙抹平,而其中“起小”为最薄、最小的;用来填补两块石头之间缝隙的小石条叫做“牛四”;“卡杂”是垫石;“几多”是用在两面墙相结合部分的格子石,这也是最显石匠工艺的地方;“前”起着加固和美观的作用;而在外墙中用来稳定底层大石头的叫做“先多”。以上几种是修建外墙时用的石头。

  砌内墙所需的石头主要以大小分类。垫内部的石头按照大小依次叫“克多”“大拉老”“小拉老”;“下修”是放在泥上的碎片石,铺在它上面是叫“来加”的石板,石板间的缝隙用“牛曾”填补;最后还有不平整的地方就用“下小”来垫平。

  经过粗略的统计,一立方米的体积里需要250块至300块的石块,能用这些不规则的石头建造出一座座整齐的藏式建筑,正是宁巴石匠巧夺天工之处。宁巴石匠修建的墙体从侧面看,剖面呈规则的梯形,墙体下宽上窄,从地基开始,每向上修建一尺,上部都要比下部窄0.03厘米,这就是建筑学上讲的收分墙体;一面墙的外表面,石头和石头中间的黏合剂用黑土调和的泥浆,而对内部黏合剂的要求相对较低,用什么土都可以,宽约1.5米至1.7米石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越久远,坚固程度越高,直到数百年后,泥土和石头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这就是加厚墙体,而这是钢筋水泥所难以企及的;在建筑物的最高一层顶部的四周都有边玛草扎砌成的棕红色矮墙,极具庄严的宗教气氛,边玛墙是藏式墙体建筑技术领域中的一大发明。

  藏式建筑的地基也是用石头建造的,地下土质的情况决定着地基的深度,而这也离不开老石匠的丰富经验。

  生命连着石艺的匠人们

  由于修建藏式建筑的石墙大都需要数十甚至数百匠人同时开工,因此宁巴有不少头脑活泛的石匠把众多匠人组织起来,一起去外州县、外省干活,渐渐这类领头人就成了“工头”。我们的采访对象才洛就是“工头”之一。

  1985年,24岁的才洛正式成为次正的四弟子之一,他酷爱这门技艺,虚心和勤奋深得师傅次正的喜爱。加之才洛心灵手巧、一点就通,短短三年时间他就学会了师傅的全部手艺,成了师傅的得意门生。1988年,才洛成了“工头”,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他带领三千余名农民工,先后修建了四川阿坝果忙寺大经堂和佛学院、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大经堂等大小经堂九十余座和果洛甘德的恰荣卡秀佛塔等150余座佛塔。恰荣卡秀佛塔是才洛兄弟三人带着众多石匠从1997年开始修建5年完成的,佛塔的一面墙宽77米、高50多米,用石两万多立方米,被称为亚洲第一佛塔。

  2006年,才洛带着照相机和一双渴求建筑技艺的眼睛去了西藏。“西藏的藏式建筑尽管选材也是来自山里的岩石,但是砌墙时用的石头基本都经过加工,这和宁巴石匠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是,我还是拍了很多照片,那里的建筑技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才洛翻看着一张张照片,细细品味着其中的奥秘。

  离宁巴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雷寺,寺院的大经堂和弥勒殿是宁巴石匠的杰作。站在大经堂外的一角,顺着两面墙接连的地方向上望去,一条笔直的线让你难以相信这是用众多不规则的石头制成。也是在墙体的这个部位,有了加工的痕迹,为了美观,匠人用锤子把石材多余的部分砸去,使它们整齐划一。才洛不停地指着石墙上不同的石头介绍它们的名字,而次正老人则一遍遍抚摸着石墙,似乎总也看不够。

  宁巴家家有石匠

  宁巴村共有181户,每家都有男子从事砌墙工作。才洛现在有十几个徒弟,他说:“尽管现在的人越来越不能吃苦,但是宁巴人自古就有做石匠的传统,所以村里如果接了大活儿,每个男子都能上。我的儿子虽然现正在上大学,但是每个假期他回来的时候,都会跟我到工地去干活。”

  才洛还说,现在跟他学石艺的人不仅仅是宁巴人,整个道帏乡的人只要有愿意学的,他都会倾囊相授。

  没有文字记载、没有图片示例,宁巴石匠的技艺秉承着古老的口口相传方式,曾一度担忧这门手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出我们的视线,现在看来实属杞人忧天了。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