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临淄首次发现单体动物石雕并于齐文化博物院展出

2016-03-28 阅读:2991

蚣蝮(sōng fù),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蚣蝮寓意四方平安之意,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也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近日,临淄首次发现了避水兽石雕文物,并举行了捐赠交接仪式,这对单体动物石雕即将落户齐文化博物院。

  据了解,这对石雕是在齐陵街道淄河村发现的,其中一块从中间断裂,另一块保存完好。两块石雕大小相当,其中一块长约92cm,宽约73cm,厚约36cm,另一块长约87cm,宽约80cm,厚约29cm。两块石雕上各雕刻一只状如壁虎、狮尾的爬行动物,头、躯干和四肢清晰可见,是一种与桥梁、河流有关的水兽形象。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应为明代或明代以前的避水兽石雕。这种石雕一般用于桥梁或建筑物的排水口,寓意永避水害,长存永安。

  这两块石雕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临淄地区石雕艺术资料,也填补了临淄地区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对当地的民俗、水文、地理变迁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这对避水兽石雕文物将于2016年9月开放的齐文化博物馆石刻厅中陈列展出。

来源:淄博齐鲁网3月28日讯(临淄电台 孙文 王晓)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雕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